社会制度规定了一套与封建伦理道德相匹配的器物使用制度,因而不同阶层的人使用不同的锁具:更关键的是,锁具的多样性折射出人们需求的丰富性和层次性。
一方面,为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,锁具设计千姿百态。禁铜囚犯则用铁质粗实的刑具级,婚姻嫁娶须佩戴华丽富贵的首饰锁,保护财物须用机关巧妙的广锁,生儿育女则佩戴祈幸福保平姿平安的花旗锁。另一方面,由于经济水平、社会地位、教育状况、性格特点差异,为满足不同人群的同一需求,锁具设计也不尽相同。
同样是保护私有财产,平民多用简陋的木锁或粗糙的铁锁,贵族使用镌刻精致的铜锁,文人士大夫则用充满文气雅趣的文字组合锁:同样是祈福辟邪,女性使用小巧玲珑的“鸡心锁”,儿童领用“长命锁”、“花钱锁”,老人则用“福禄寿喜”的“花旗锁”。人群的差异化和丰富性造成了锁的多样性,人自身行为的规律性和生理特征又使锁具的设计有规律可循。人的尺寸,包括身高、四肢长度、活动幅度、力量,各有不同。当锁具按照人的生理特征设计时,人们会产生本能的理解和适应。如女性使用的“首饰锁"小巧玲珑,北方流行的“炮仗锁"则粗大结实。人体是设计者最频繁使用灵感源泉。
古锁设计中甚至已经萌生了“无障碍”思想,比如盲人用锁的设计,其外形与广锁相似,钥匙孔的右侧正中颇有一凸片,钥匙上则有一条狭长的槽孔,此凸片对于常人来说毫无用处,反显累赞,但盲人用手触摸到这个凸片时,可将钥匙柄上的槽孔卡住凸片,使钥匙不能下左右游离,自然很容易对准钥匙孔插人,从而打开锁具。广锁依据不同人的不同行为特点进行巧妙设计,由此可见锁具设计是因人而异的。